7月13日配资股票配资平台,45岁的歌手林俊杰在北京举办演唱会时称,自己去年4月被诊断出心脏疾病,每天都要靠药物控制。但他表示,就算“心跳乱了节奏”,仍会继续努力。
虽然没有看过林俊杰的病史,但专家表示,“心跳乱了节奏”是因为心脏节律出了问题,也叫“早搏”。有“早搏”的年轻人并不占少数,这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有关。如果是频发早搏,一般建议药物治疗,严重的情况下甚至需要手术。
“一些人每天都会有心脏乱跳的情况。可以把它理解为,心脏是一个房间,里面有电路,电路正常情况下,心脏每一次跳动之间的时间间隔基本固定,当电路出现问题时,这种规律的跳动节奏被打破了。”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毅教授向第一财经记者解释称。
典型的“早搏”症状是心里“咯噔”一下,或感觉心脏突然有一下没有跳动,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对“早搏”敏感。张毅表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早搏”的存在,也不是体检时做一次心电图就能发现的,一般需要通过24小时的心电图来监测。
“当24小时早搏次数在1000次以上,就可以认为是频发早搏,需要使用口服药物来控制。”他说,“如果发生次数在1万次以上,或者说有一些特别不好的一些形态,比如成串的早搏,或出现失速的现象,就要建议进行手术治疗。一般药物治疗3个月之后,我们会进行评估。”
第一财经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了解到,因“早搏”这种心脏疾病前来就诊的年轻人非常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生活方式导致的,比如压力大、经常熬夜等,造成交感神经或迷走神经功能的紊乱,从而导致心脏电生理活动的异常。
导致“早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分为生理性“早搏”和病理性“早搏”。生理性早搏与生活习惯有关,一般无需药物治疗,去除诱因就可减少“早搏的发生”;而病理性“早搏可能与心肌缺血、冠心病等心脏基础疾病有关。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在最近的一次科普中表示,冠心病可能从45岁开始慢慢到60岁达到高峰,随着年龄越大,并发症可能越多,发病率越高。
葛均波提醒称:“不良生活习惯正在‘透支’年轻人的心脏健康。每一次熬夜,都会在心脏上留下‘记忆’,成为心脏的’隐形杀手’。”他呼吁年轻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不要熬夜。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钱童心
相关阅读第一财经每日早间精选热点新闻,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
541 8小时前我国肥厚型心肌病的患病率约为十万分之八十。专家表示,该疾病虽然并不常见,但危害不容小觑,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56 05-14 16:25运动性猝死不仅发生于职业运动员,也发生在普通人中。近年来,踢足球、打羽毛球、跑步过程中突发心梗倒地等事件频发,其中也不乏名人。
9 489 05-12 12:16虽然该药物降低了心血管风险因素,但需要进行大规模试验来证明降低脂蛋白(a)确实可以减少心脏病发作和其他不良心血管事件。
296 03-31 17:12女性一生都受雌激素影响。由于雌激素的保护,女性患心血管疾病比男性晚10年左右配资股票配资平台,即男性40岁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大,女性一般在55岁绝经期后进入高危阶段。
365 03-08 17:55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配资网上开户_配资证券开户_在线炒股配资门户观点